致力于研发和制造最优质的管桩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e of the best quality Pile

  • 回到顶部
  • 18162825401
  • QQ客服
  • 湖北湖南重庆四川
首页    施工介绍    PHC管桩    桩基础施工中断桩问题的处理
QQ截图20200713003804

桩基础施工中断桩问题的处理

桩基工程属荫蔽工程,其质量受多种要素的影响。虽然桩基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都有一套较完整的标准,但质量的影响要素多,桩基工程质量难免会呈现一些成绩,特别是桩基础断桩事故是对施工质量构成威胁的一个次要成绩。明天将为大家讲一下断桩的预防和处置。

桩基工程属荫蔽工程,其质量受多种要素的影响。虽然桩基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都有一套较完整的标准,但质量的影响要素多,桩基工程质量难免会呈现一些成绩,特别是桩基础断桩事故是对施工质量构成威胁的一个次要成绩。明天将为大家讲一下断桩的预防和处置。

预防措施

1、资料方面

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以及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不大于40mm。拌和前,应反省水泥能否结块;假如在夏季施工,拌和前还应将细集料过筛,以免因细集料冻结成块形成堵管。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8~22cm范围内,混凝土拌和物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进程中,混凝土不应有离析、泌水景象。

2、混凝土灌注

(1)制造钢筋笼时,为使焊口平顺,最好采用对焊的办法。若采用搭接焊法,要保证接头不在钢筋笼内构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

(2)依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导管的直径,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运用前要对每节导管编号,停止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实验,以防导管渗漏。导管装置终了后还应该树立复核和检验制度,尤其要记好每节导管的长度。

(3)若运用传统的运输车从拌和站运送混凝土,为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的埋置深度,可在施工现场设置两条运输便道,前两辆运输车同时从两条便道运送混凝土,延续灌注。

(4)混凝土运至灌注地点时,应反省其平均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停止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能运用。

(5)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间隔应不大于40~50cm(导管口不能埋入沉淀的回淤泥渣中)。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求。

(6)关键设备(如混凝土拌和设备、发电机、运输车辆等)要有备用,资料要预备充足,以保证混凝土可以延续灌注。

(7)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应延续灌注混凝土。在随后的灌注进程中,普通控制导管的埋置深度在2~6m范围内为宜,要适时选拔导管,不要使其埋置过深。

处置断桩的办法

(1)断桩后假如可以提出钢筋笼,可迅速将其提出孔外,然后用冲击钻重新钻孔,清孔后下钢筋笼,再重新灌注混凝土。

(2)假如因严重堵管形成断桩,且已灌混凝土还未初凝时,在提出并清算导管后可运用测锤测量出已灌混凝土顶面地位,并精确计算漏斗和导管容积,将导管下沉到已灌混凝土顶面以上大约10cm处,加球胆。持续灌注时察看漏斗内混凝土顶面的地位,当漏斗内混凝土下落填满导管的霎时(此时漏斗内混凝土顶面地位可以依据漏斗和导管容积事前计算确定)将导管压入已灌混凝土顶面以下,即完成湿接桩。

(3)若断桩地位处于距地表10m以下处,且混凝土已终凝,可运用直径略小于钢筋笼内径的冲击钻在原桩位停止冲击钻孔至钢筋笼底口以下1m处,然后往孔内投放过量炸药,待钢筋笼松动后全体吊出或一根根吊出。然后再停止二次扩孔至设计直径,清孔后重新灌注混凝土。

(4)若断桩地位处于距地表5m以内,且地质条件良好时,可开挖至断桩地位,将泥浆或掺杂泥浆的混凝土肃清,显露良好的混凝土并凿毛,将钢筋上的泥浆肃清洁净后,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后及时回填并夯实。

(5)若断桩地位处于地表5m以下、10m以内时,或虽距地表5m以内但地质条件不良时,可将比桩径略大的混凝土管或钢管一节节接起来,直到沉到断桩地位以下0.5m处,肃清泥浆及掺杂泥浆的混凝土,显露良好的混凝土面并对其凿毛,肃清钢筋上泥浆,然后以混凝土管或钢管为模板浇筑混凝土。

(6)若因坍孔、导管无法拔出等形成断桩而无法处置时,可由设计单位结合质量事故报告提出补桩方案,在原桩两侧停止补桩。